最新消息

MSU院長Prabu David分享 傳播與生物科學新構想

記者包金/報導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傳播藝術與科學院院長Prabu David受邀訪台,並於12月3日與4日於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進行兩場演講,與傳科系的師生們分享傳播學院的未來,以及手機多工使用是否對於生活更幸福。

     Prabu David的研究主要著重於傳播與健康,目前著重於如何設計手機應用程式促進健康,以及手機所帶來的多功(multitasking)型態,其研究曾獲美國國家癌症中心、國務院、乳癌研究基金會等公私立機構獎助。另外,他在華盛頓州立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期間,也重新規畫了該學院的大學部及研究所課程。

     目前亦正在規畫密大傳播藝術與科學院新課程的Prabu David, 3日和傳科系教授們分享「傳播研究與教育的未來展望:生物感測、巨量資料與運算傳播」,其中也包括中正大學教授林淑芳以及成均館大學教授MihyeSeo一同參與。而4日的第二場講座主題「媒體多工無所不在:增進還是減損幸福感?」則是講述與大學生日常生活相當貼近的主題。  

媒體新未來 跨領域大數據

  在「傳播研究與教育的未來展望:生物感測、巨量資料與運算傳播」中,Prabu David先提到他對傳播未來研究的方向,他認為在傳播的5W1H中,未來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對的時間和地方、傳送有意義、具脈絡性且量身訂做的訊息,讓處於移動世代的接收者很容易得到需要的資訊,例如到大型購物中心如何很快找到想要的商品。

  Prabu David認為要產製這樣的訊息牽涉到四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即社交網絡、生物感測與巨量資料,當他在思索如何讓密大成為最好的傳播學院時,就決定研究應往生物感測、巨量資料和程式運算發展,而大學部課程應提供研究方法、資料分析、程式、網路分析和區塊分析等課程。

     除此之外,他也提到科技與藝術結合的重要性,畢竟傳播的核心仍是人,因此希望學生應具備數位、世界觀、批判性、經驗性和企畫的能力。

 Prabu David的演講吸引傳科系教授專心聽講。照片來源/林安俐攝

  他亦強調,傳播研究應成為社會變遷的催化者,特別是在健康、環境和風險傳播等領域。在課程設計上,應打破主修的概念,而是關注於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能力,認為可以把重要課程以學程的形式包裝在一起。

  演講中傳科系副教授林慧斐提出關於如何解決跨領域人才問題,Prabu David也表示這的確是個挑戰,因為許多學了電機、資工相關背景的人,很少願意到傳播科系任教,因此後來他們採用了包括與國際合作,或是聯合聘任等策略來達成目標。最後Prabu David以一句“In the end, communication is still a human problem.”為演講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