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104級畢業製作系列報導—孩子的希望 嚮家的夢想

記者包金/新竹採訪報導

  每個人都想要有個美滿的家,但臺灣現在仍有許多孩子,內心嚮往有個溫暖的家。《嚮家》是由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學生邱薏真、魏意蓁、黃筱雯共同完成,與兒少安置有關的深度報導,她們足跡經過寄養家庭、育幼院、家扶、逗點咖啡與縣市政府相關部門,親身走訪整個體系,從無到有的學習,更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感人的訪談和互動。真摯寫下最感人的文字,讓報導增加「心」的溫度。

十年失聯 嚮家感動起源

  這一切的源頭,是從邱薏真大三的一篇心情故事開始。邱薏真小學時有位同學叫阿俊,他的父母在小時候離異,一直是和父親住在一起,後來因為父親家暴而離開自己的家。當他住到育幼院要轉學時,全班同學都送自己最愛的禮物給他,當時邱薏真的媽媽也對阿俊相當憐惜,自願擔任一日媽媽。時光飛逝過了十年,邱媽媽到醫院診斷,發現已胃癌末期,當時邱薏真想為媽媽完成更多願望,她知道媽媽很想再見阿俊一面,因此重新藉著社交軟體,聯繫過往情誼。

報導主軸是由阿俊開始,連絡上其他相似遭遇的朋友,然後到育幼院訪談,最後深入了解整個兒少安置體系。整本書從阿俊的經歷發現安置體系問題,一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深入探討個體行為,因為許多受過傷害的孩子,後來都會有在別人眼裡看似無法理解的行為問題,而第二部分講述育幼院防不勝防的霸凌問題,第三部分則是關於孩子離開育幼院後的自立發展議題。

嚮家的封面

鼻酸落淚 感同身受

  在採訪過程中,聽了很多故事,也流了不少淚。其中邱薏真提到,當時有個受訪者叫郭郭,因為他小時候爸媽受教育程度不高,再加上家庭經濟負擔太大,不得已將他送至育幼院,而郭郭受訪時說過:「小時候在育幼院要什麼有什麼,離開後都要靠自己努力,當時真的太幸福了,應該要更辛苦一點。」聽完後邱薏真哭了,她覺得,相較之下,我們幸福多了,卻時常抱怨自己的生活。

  魏意蓁則表示:「阿魁讓我印象深刻,他從小受爸爸家暴,幼稚園就帶著弟弟蹺家,因此安置在寄養家庭生活,後來爸爸過世,雖然阿魁覺得爸爸沒盡到養育責任,再加上家暴,曾經存有憎恨。但他現在心境有很大轉變,在一堆錯縱複雜的情緒裡,卻還是割捨與爸爸的情感。當他以輕鬆的語氣述說時,其實更讓我心酸。」

  黃筱雯最感動的是,一位寄養媽媽的故事。寄養媽媽有個女兒罹患骨癌,照顧了兩年,仍不幸過世,而她就這樣久久無法釋懷,也漸漸失去自信,直到家扶的朋友問她,願不願意幫忙照顧一個棄嬰,她答應後,將那嬰孩視如己出,過去那份失去的母愛也尋回,並延續到其他小孩身上。

複雜議題 帶來更大成長

  指導老師戴瑜慧表示:「安置體系是個相當複雜的議題,需要許多政策研究,訪談的困難度也很高,很敬佩她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以及克服重重困難完成這份深度調查報導。」她們三個從無到有,清楚了解到整個體系,魏意蓁做了報導後,現在努力打工,發現自己真的沒那麼辛苦,不會像過往工作沒幾次,覺得疲累就辭職。

  黃筱雯學到,「採訪技巧的進步」,一開始逗點咖啡的執行長,建議她們訪問中能更多交流,而不是學術性訪問。就在最後一次訪談中,終於體會到互相交流的深意。邱薏真說:「這是我與生命經歷連結的作品,越深入議題,越體會自己作品肩負的責任,小時候看到阿俊在母親節哭,我很難過,卻沒辦法做什麼,現在能為他們寫下故事,讓更多人能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