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聯合新聞網總編輯張立 談數位匯流下的媒體轉型

記者麻愷晅/報導

     聯合新聞網總編輯張立12月29日至交大客家文化學院演講,與傳科系師生分享聯合報系數位化的經驗,以及媒體與新聞工作者在現今環境中,該如何改變和適應。

數位匯流 媒體轉型的指標

     張立在聯合報擁有二十多年的資歷,目前亦是匯流副總編輯,過去擔任新媒體中心主任時,也開發了平板電腦APP「聯合報Plus」。他提及傳播革命對傳統報業運作的影響,過去,記者手寫新聞,並由編輯剪貼;後來轉而使用電腦打字和無紙化的形式。網路的急速發展以及行動載具的出現,也促使媒體數位化。

     張立認為近十年傳播媒體的型態,產生很大的轉變,顛覆傳統新聞。但他覺得這並非是壞事,因為傳播媒體能藉此重新檢視自己,並思考如何轉型。他也指出,數位匯流是轉型的指標,媒體在任何時間、地點和載具,都能用不同的形式提供訊息,且需漸漸具備搜尋、分享的功能。

建立經營模式 確立未來走向

     張立認為大環境下,現今傳統媒體的對手無處不在,轉型因此更為急迫且必要。他覺得媒體要找到轉折點,才能超前;如同賽車比賽時,唯在彎道才更有機會超車。對於聯合報的轉型,他則以大船轉彎作為比喻,雖然比較慢,但人不會被甩出去,每個人也需適應彎道的存在。

     聯合報目前經營報紙、數位媒體以及多元事業。張立坦言媒體時常受到眾人質疑,認為他們愈趨商業化;但媒體若沒有基本的資金支撐,也無法持久。「商業模式沒有起來,就很難找出現在傳播媒體的典範。」他指出模式的建立,才有辦法定義未來媒體的樣貌。雖說媒體常以紐約時報作為參考,但實際上卻難以確定它是否即是成功的模式。因此答案仍需由大家一同尋找,決定後續走向。

媒體降低成本 全能記者的必然性

     他以聯合報的核能專題作為數位匯流的實際例子,透過多媒體傳播資訊,一個題目,可以用報紙、線上新聞、app、電子書等不同的方式呈現。如何用影像、文字在不同的媒材上說故事,必須有長期的規劃。他更提到當時是由一組人負擔報紙、網路媒體和電視新聞,他指出這是現代傳統媒體不得不的解決方式,否則投資將會變得非常大。

     型態的轉變,使得媒體對記者的要求也變得更多。「現在的記者什麼事都要做,十八般武藝全部都要會。」張立說到,「但是要如何做一位好記者,具備自己的專長是關鍵。」此外,記者也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才能點燃對工作的熱情,做得長久。

肯定傳科系學生媒體 期許更好

     對於傳科系學生電子報《喀報》,張立十分嘉許,他認為《喀報》是一個純網路的原生媒體作為一般刊物,和其他學校不同。除了文字的呈現,更包含廣播、照片、影像、動畫和圖表,他感到驚訝也認為非常難得。張立也提出有關介面設計的建議,期待《喀報》能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