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國首座高畫質、全紅外虛擬攝影棚正式啟用

全台灣首屈一指的3D虛擬攝影棚,於五月十七日在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啟用。這座攝影棚斥資四千萬元打造,具有3D虛擬場景運算、紅外線追蹤攝影、高畫質、無帶化等特色,硬體設備不僅領先國內各大專院校,在影視業界也稱得上是最頂尖的等級,未來學生可在棚內拍攝諸如阿凡達、哈利波特等結合動畫與實體影像的作品,將創造力發揮到極致。

傳統攝影棚的設計理念是以藝術為主要考量,近年來媒體生態與製作方式快速轉變,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高科技的介入,例如在好萊塢大成本製作電影及大選投票即時報導中,都充份運用虛擬攝影棚的優勢。為因應新的媒體趨勢與科技教育需求,交大客家文化學院開始推動虛擬攝影棚的建置,並獲得客委會、新竹縣政府、及校方的經費支持。不過,催生這座攝影棚並不容易,在經費籌措階段,院長、傳播與科技學系歷屆系主任、國際客家研究中心、及多位老師各方奔走,方能在新學院大樓落成之際開始動工興建。然建置過程中亦遇到許多困難,其中還包括日本地震造成班次大亂、設備無法運達的窘境,但在眾志成城努力下,終於克服萬難完工。

這座位於竹北校區的攝影棚,不但具有即時3D虛擬場景運算功能,也採用紅外線定位,讓攝影機可以在虛擬的場景中做自由多維度的運動,是業界公認最精確,也是最能讓攝影機呈現自由運動的追蹤系統。此外,該攝影棚不但達到高畫質(Full HD)的製作水準,更採用無帶化的製作理念,從拍攝到節目完成無需使用錄影帶,所有影視的訊號最後轉成檔案儲存於硬碟中,傳科系的虛擬攝影棚系統不但與業界同等級,更是國內各校中的翹楚。

傳科系系主任陶振超表示,使用新設備的同時要有新的創意,新的研究,及看到新的發展。此攝影棚的設置不管在教學上、研究上、及服務上都會有一個新的開始。此外,客家文化學院院長莊英章也強調虛擬攝影棚除了提供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外,傳科系更要秉持回饋地方的精神,積極與文化單位合作,開辦推廣教育課程,培養地方影音人才。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虛擬攝影棚的建立,呈現國內頂尖大學在研究與實務上更加融合的一面,見證虛擬攝影棚從無到有的前傳科系主任郭良文(現任交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期許該攝影棚成為全國最頂尖的虛擬攝影棚教學實驗中心和3D虛擬技術的研究發展機構。如此對於學生的理論思考能力與實務技能才能充分結合,對於國家未來人才的培育及國內高等教育的走向也將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週同時也是交通大學客家週活動,今年客家週以「客攝新新」為主題,「客攝」又取諧音,有「客舍」之意,意指客家文化學院是新校舍,同時又有嶄新的虛擬攝影棚正式啟用,交大正以現代化傳播科技,讓客家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蛻變與創新。

今年交大客家週系列活動,共包含十項,以「虛擬攝影棚」正式啟用揭開活動序幕;「新客家人群像(四):客家文化的推手」之靜態展覽是傳播基礎寫作課程客家文化專題報導成果;紀錄片影展,本次有「客家人物劉勝權」、「義順桔醬」、「心豐自然田 」、「笛子&臺灣的四個月 」等四部學生作品參展;「六家一路問禮起跑」路跑活動,受到在地社區民眾響應熱烈,報名踴躍。還有超炫晚會、學生趣味競賽、綠色市集、苗栗客家村落田野參訪活動..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