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交大傳科系講座@MEDIA 刻劃媒體領域的時間軸

交大傳科系講座@MEDIA 刻劃媒體領域的時間軸

記者謝宛蓁/報導

《@MEDIA|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講座》於秋日微涼的9月29日登場。今年的講座以臉書標籤功能@為題,將媒體領域定義為一個世界,接著以三個時間點分為三種不同主題,特邀傳科系教授們發表各自的研究成果並暢談傳播趨勢。講座後更有校友經驗分享,以及碩士班學長姐攻讀研究所的心路歷程,讓未來想進入傳播領域的學生,能夠全方位掌握傳播科技的樣貌和可能性。

站在傳播的現在、未來、關鍵點

今年的三場講座分別是「At a moment-社群媒體與社會網絡」、「At a future time-虛擬實境與人機互動」和「At a turning point-文化變遷與產製」。先是聚焦於現今社會之中根深蒂固的社群媒體,觀察人類在其中如何建構對話、彼此交流?而人類對話溝通時,用的是什麼樣的科技?最後,這些對話將留給後人什麼樣的資產,又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依據不同時間點,由擅長該領域的教授們帶領聽眾反思傳播領域的現象。

(左起)第一場講座「At a moment」與談老師賴至慧、俞蘋、李美華,針對同學的提問給予應答。(圖片來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提供)

助理教授俞蘋分享社群媒體上的媒體使用者接受新聞來源的差異,探討如何讓對政治興趣低、不經意接觸新聞的人,增加政治討論的機會。榮獲科技部106年度「傑出研究獎」的賴至慧助理教授,則由社會網絡角度探索組織的社群媒體使用,並探討救援組織在災後的動員策略和網絡結構。接著李美華教授以自身的研究為例,討論網絡媒體平台再現氣候變遷的語意論述。

近年來,VR(虛擬實境)在如今是最受關注也獲得最多討論的新興科技,為什麼我們要用VR?VR最後是否終會取代手機?它的未來在哪裡?助理教授鄭琨鴻、張宏宇不僅簡介了目前的發展技術,更展示VR在教育上的實務應用,除了在國小夏令營讓小學生體驗使用外,也有「虛擬博物館」的實驗計畫讓大家一睹為快。這些趨勢讓大家了解到VR不過是另一波科技革命,助理教授張宏宇指出,VR的出現不是要取代真實,「而是開創一個世界讓人去體會。」

今年甫加入傳科系的成員張家銘助理教授,則引入人智溝通(HAIC)的概念還有自動駕駛汽車的例子,來探討AI議題可能帶來的問題和解決之道。至於陶振超副教授和其研究生們選擇帶領大家至研究室,實際觀看眼動研究的實驗操作。

由研究生帶領至實驗室模擬眼動追蹤的操作實驗。(圖片來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提供)

又傳播科技、文化社會環環相扣,傳播脈動如何影響社會結構,由張玉佩教授的「偶像進擊三部曲」起始,談論偶像與迷群間的互動關係,教授一亮出韓團應援手幅,馬上就讓現場迷弟迷妹滿是共鳴。而助理教授戴瑜慧則藉香港無線電視產業和港台媒體所有權變化,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媒體的變遷。最後副教授魏玓提出現今傳播理論中「全盤西化」的疑慮,以胡適為引子,巧妙地「批判」批判傳播的矛盾之處。

傳播是當今最重要 卻最不被重視的產業

學術講座之外,座談會還有校友經驗分享,現任資策會產業分析師的吳柏羲,與學弟妹們分享了從過往工作經驗中得到的要點:「看清楚再跟職場講忠誠」,必須考量這是人生過場或是未來之路,如果真的不喜歡這份工作,早早看清現實,或許有更美好的地方正等待著你,別被奇怪的觀念給綁住了。

同樣受邀回校的還有從傳播所一路輾轉到證券業公關的傅筠駿、媒體出版業的林安俐,都一致表示研究所的紮實訓練讓他們得以在工作中發揮所長。即便求職的過程中有所迷茫、在理想跟抱負間浮沉,或是來到不曾想像過的工作崗位,經驗都告訴他們曾經的刻苦學習都絕不會白費。

畢業學長吳柏羲分享求職過程中的掙扎,傳授學弟妹寶貴的人生經驗。(圖片來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提供)

傳科系系主任魏玓提到,社會上許多問題都與傳播息息相關,無論是政治議題、公關行銷操作,傳播在各領域間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每年舉辦傳科講座,今年除了有相關科系的同學參與外,也吸引非相關科系的外校同學和社會人士一同共襄盛舉,希望大家能透過難得的盛會,了解傳播的重要性,還有這個領域多采多姿的樣貌。

與會者在講座尾聲時獲頒結業證書,本次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講座順利結束。(圖片來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