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友米真好】紀錄片 看見宜蘭新農的活力與憂愁

記者陳祥豪/報導

 

  編按: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是一個相當傳統的農村,因為坐擁豐富地下水資源、沖積土以及世代耕耘的累積,造就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大部分的居民世代務農,定居在此。深溝村也經歷過所有臺灣農村所遭遇的問題,如開發造成的破壞和年輕人外流等,但這座自然資源仍舊豐富的小村現在卻是「新農民」最多的地方。

 

新農帶來新生命力

 

  我們在這片土地上認識了一些新農,而來務農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本是農家子弟,在讀完大學甚至研究所之後才決定歸農;有些則是在外工作之後才發現,緊湊的都市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們本身的生命體驗帶來農村之後,對農村帶來相當大的改變。如十二年前獨自在深溝村施行友善耕作的賴青松,改造日本的農產品共同購買制,成立消費者和田間管理者一起分攤生產的穀東俱樂部。

 

除此之外,兩年前成立的新農互助社群「倆佰甲」,對於想歸農的人來者不拒,共同分攤勞力、共同分享資源,突破小農資源不足的困境。創辦人楊文全(現為宜蘭縣農業處處長)曾表示:「這些投入的小農帶來許多有創意的行銷方式,作為農產品與消費者的中介者,讓兩者重新認識彼此。」

 

 

消失的農地

 

  前一陣子宜蘭的農舍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但也許有些人會懷疑:農舍到底哪裡不好?其實全臺的農舍,宜蘭就佔了七成,而每年約以七百間的速度在成長,流失的農地約有一千九百多公頃,許多宜蘭人都表示農舍的興建速度真的像雨後春筍般迅速。

 

  其實農舍真正的問題是,雪隧開通後,使得許多外縣市的人來到宜蘭置產,想要到純樸的農村大興土木,享受田園生活;但也許是生活習慣相差太遠,一旦住不習慣又迅速換上「售」的大牌子,又或者是來蓋民宿或一年只來沒幾次的招待所。 其實建設對農村來說,帶來的影響很大,因為農村的廢水排放和灌溉系統並沒有像都市規劃完善,若屋主沒有特別規劃,很可能就將家用的廢水直接排到灌溉水道中,更不用說地下水的污染了。更直觀地來看這個問題,若農地一直高價賣出,那些帶著務農夢想的小農所面臨的門檻就越來越高,可耕地也會越來越破碎。守護宜蘭新價值工作坊的發起人陳寶蓮就說:「將來可能會回到耕者無其田的世代。」

 

 

我們所想記錄的

 

  「番茄影像」在預訪深溝村的時候,就感受到這個農村不凡的生命力。推動食農教育的深溝國小、寄賣小農農產品的獨立書店小間書菜、運用當地時令食材的貓小姐食堂和推動農事體驗的深溝小旅行,許多具有創意的的想法,讓現在的農業充滿可能性,而且在大家約定施行友善耕作(無農藥無化肥)的默契之下,深溝村的環境也越來越好。

 

  其中我們最佩服的是今年已高齡七十四歲的老農陳榮昌阿公,在三年前全面改種友善耕作。曾經因為農藥導致身體狀況變差的陳阿公,也發現之前豐富的生物環境黯然消失,此外他也希望自己的家人和孫子可以吃到安全無毒的米,而最重要的是如果越多人來種安全無毒的作物,不但更多人能吃到、也能讓環境變更好。

 

  在拜訪完陳阿公之後,我們更篤定要用影像記錄下這群友善臉孔的想法,希望可以藉此和觀眾分享他們的理念,以及選擇支持友善小農的產品,此外還可以讓觀眾了解農舍氾濫在當地造成的影響。

 

 

後記

 

  「番茄影像」是由三位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的大四同學組成,分別是陳祥豪、徐冠軒和林婉婷。本片拍攝期約橫跨十個月,新竹宜蘭往返十二次,累積約六十小時的素材影片,其實對我們來說距離和成本是一個小障礙,但是因為深溝村很美,在這片土地上耕耘的人們的故事更是精彩,我們很想把他們想保護環境、想讓家人朋友吃安心作物的理念讓更多人知道,所以那些障礙自然就置之度外了。我們希望大家在看過我們的作品後能有所感動,並一起來守護臺灣的農村環境。

 

 

  【友米真好】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5%8F%8B%E7%B1%B3%E7%9C%9F%E5%A5%BDPure-Land-1422851454683649/

 

  【友米真好】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