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成員

專任教師

教授

分機:58708

研究室:HK131

信箱:yupei@nycu.edu.tw

 

 

學歷

  • 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

 

經歷

  •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代理院長
  •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副院長
  •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系主任
  • 公共電視第六屆董事
  • 《中華傳播學刊》主編
  • 中華傳播學會理事、數位傳播組召集人、文化研究組召集人
  • 台灣資訊社會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
  • 客家委員會客家事務諮詢委員
  • 財團法人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第3屆董事
  • 《中華傳播學刊》學刊執行編輯、編輯委員
  • 《傳播與管理》學刊編輯委員
  • 《新聞學研究》書評專題編輯委員、編輯委員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審查委員

 

專業領域

  • 數位遊戲
  • 性別與新媒體
  • 媒體文化
  • 閱聽人研究

 

著作、計劃案與榮譽

【學術獎項】

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計畫獎(2011-2014)

頂尖大學策略聯盟選送優秀人才赴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訪問、進修及參與研究(2011-12)

傅爾布萊特交換學人獎(2011-12)

國科會短期國外短期研究計畫(2011-12)

交通大學傑出人士榮譽獎勵(2006-10)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教師組優良論文獎(2008)

交通大學優良教師獎(2008)

交通大學績優導師獎(2006)

玄奘大學優良教師獎(2004)

【 國科會計畫 】

執行期間 計畫名稱
2018/11-2019/2 傳播學門學術研習營課程規劃案 (MOST 107-2420-H-002-007-MY3-P10710) 
2018/8-2020/7 遊戲做為跨媒體創作的想像實驗 (MOST 107-2410-H-009-038-MY2) 
2014/8-2017/7,延長一年 數位遊戲作為新興媒體的傳播視野:理論與故事(MOST 103-2410-H-009 -032 -MY3)
2014/1-2015/12 流行文化與全球客家的形成:以客家影視文本的生產、傳佈與接收為例 (NSC 103-2420-H-009-002-MY2) (整合型計畫子計畫之一 / 擔任共同主持人) 
2011/11-2014/10 原住民與傳播科技:蘭嶼原住民閱聽人之在地意義詮釋與挪用(NSC 100-2420-H-009-005-MY3 ) 
2011/7-2011/12 媒體暴力在線上遊戲的規範體制與情境意義(NSC 100-2628-H-009-025-MY3)(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計畫)
2009/8-2011/7 台灣遊戲世代與其遊戲經驗之探索:愉悅、人際互動與反身性思考( NSC 98-2410-H-009-045-MY2)
2008/8-2009/7 文本框架、玩家展演與線上溝通情境:數位遊戲的性別文化探索( NSC 97-2410-H-009-019) 
2007/8-2008/7 線上遊戲之敘事結構與敘事合理性探索 ( NSC 96-2412-H-009-006)
2006/8-2007/7 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 NSC 95-2412-H-009-007) 
2004/8-2005/7 網路社群之符號融合現象探討 ( NSC 93-2412-H-364-001)

【期刊論文/專書論文/專書】

張玉佩編著(2017)。《漫‧話三傑》。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張玉佩(2017)。〈玩暴力遊戲的女孩〉。《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81期。

張玉佩(2017)。〈論《喀報》的傳播媒介特質〉。收錄於魏玓、張玉佩編,《做喀十年: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實驗媒體《喀報》十周年文輯》(pp.27-32)。新竹:交大客家文化學院。

張玉佩(2017)。〈導讀:文化流動的模式與另類想像〉。《中華傳播學刊》(TSSCI),31:3-15。

張玉佩、邱佳心(2017)。《色情暴動:遊走於男性愛遊戲的同人迷群》。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張玉佩、侯怡安、李怡安(2016)。《克比睡不著:與海洋生物的奇幻冒險》。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獲得文化部推薦,入選為「第39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同年,亦獲得台灣精選好書,參加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張玉佩、黃如鎂(2016)。〈客家電影《一八九五》的青少年閱聽人解讀與詮釋〉。《全球客家研究》,7:135-182。

張玉佩(2015)。〈新媒體的發展:行動裝置、網路社群與跨媒體敘事〉。《2015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台北市:台師大。

張玉佩(2015)。〈傳播科技在部落:網咖與蘭嶼原住民日常生活〉。郭良文主編,《蘭嶼的族群認同與媒體》(pp. 64-89)。新竹市:交大出版社。本文曾刊登於2012,《資訊社會學刊》,23:96-119。

劉嘉偉、張玉佩(2015)。〈原住民與傳播科技:網路對於蘭嶼反核廢運動之社會資本的動員與凝聚〉,收錄於郭良文編(2015)。《蘭嶼的族群認同與媒體》(pp. 201-223)。新竹市:交大出版社。本文曾刊登於2012,《傳播與管理學刊》,13(2):1-25。

張玉佩(2013)。〈穿梭虛擬世界的遊戲少年:他∕她們的社會資本之累積與轉換〉,《中華傳播學刊》(TSSCI)。

Chang, Y. P. (2012). The game generation and its leisure capital: A  study in the Taiwan social context. Westminster Paper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l9(1), pp. 131-151.

張玉佩(2012)。〈台灣線上遊戲的在地情境與全球化文化流動〉,《新聞學研究》(TSSCI)。

張玉佩(2012)。〈初探傳播科技在部落:網咖與蘭嶼原住民日常生活〉,《資訊社會學刊》,23:96-119。

張玉佩、寸得杏(2012)。〈網路傳播科技作為跨文化溝通的契機與困境:以文化弱勢者的觀點觀之〉,《傳播文化》,11:29-60。

張玉佩(2011)。〈專題論壇:遊戲、社群與媒體文化〉,《新聞學研究》(TSSCI),108:1-17。

張玉佩(2011)。〈線上遊戲之閱聽人愉悅經驗探索〉,《中華傳播學刊》(TSSCI),19: 61-96。

張玉佩*、邱馨玉(2010)。〈遊戲媒體文化之男性氣概探索:文本結構與玩家詮釋〉,《傳播與社會學刊》,12:111-146。

盧沛樺、張玉佩*(2010)。〈性別差異政治: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與認同糾葛〉,《中華傳播學刊》(TSSCI),17:47-78。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TSSCI),98:1- 45。本文獲「2008年中華傳播學會教師組優良論文獎」。

邱佳心、張玉佩*(2009)。〈想像與創作:同人誌的情慾文化探索〉,《資訊傳播報》,6:141-172。本文獲「2008年中華傳播學會學生組優良論文獎」。

張玉佩*、葉孟儒(2008)。〈美貌的詛咒:男性凝視在網路相簿的權力探索〉,《資訊社會研究》,15:249-274。

張玉佩(2006)。〈從抗拒到思辨:以鄂蘭哲學探討迷群閱聽人的思辨過程〉, 《新聞學研究》(TSSCI),88:1-42。

張玉佩*、呂育瑋(2006)。〈網路促進女性解放的可能?從線上遊戲談起〉,《中華傳播學刊》(TSSCI),9:113-150。

張玉佩(2005)。〈從媒介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TSSCI),82:43-87。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之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TSSCI),5:37-71。

張玉佩(2000)。〈當認同遇到隱喻﹕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新聞學研究》(TSSCI)﹐64﹕73-101。

張玉佩(1997)。〈拒絕電視性騷擾﹕看週末晚間大型綜藝節目〉,《傳播文化》,5﹕225-246。

【研討會論文】

Chang, Y. P. (2019, July). The Thresholds in the Cultural flows: Taking the Game Industries for examp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AICS), July 12 – 15, Brno, Czech Republic.

張玉佩、錢宛青(2019年6月)。〈 樂齡玩家的社會互動:以擴增實境遊戲Pokémon GO為例 〉。「2019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銘傳大學。

Chang, Y. P. (2018, July). Cultural Flow: The Struggles between Global Culture and Local Context on the Online Games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A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Studies, Barcelona, Spain.

Chang, Y. P. (2017, Oct.). Kebi : Fantastic adventure with marine life. Book presented to 2017 Frankfurt Book Fair, Frankfurt, Germany. This book published by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Press 2016 and got the Taiwan Top book Award by Ministry of Culture 2017.

Chang, Y. P. (2016, Jul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Young Indigenous Peoples and Empowerment. Paper presented toThe 2016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Leicester, United Kingdom.

張玉佩(2016年6月19日)。〈客家電影【一八九五】文本意義與青少年閱聽人的詮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正大學。

張玉佩(2016年6月18日)。〈TSSCI主編座談〉。「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正大學。

張玉佩(2016年1月26日)。〈新興青年媒體使用與休閒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大中華訪問學者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張玉佩(2015年7月4日)。〈多重研究方法的複合使用:以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媒體暴力在線上遊戲的規範體制與情境意義〉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正大學。

Chang, Y. P. & Yang, J. K. (2014, November). Empowerment or restriction: Young indigenous peoples as the subject access t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Fifth Asian Conference on Media & Mass Communication in November 14-17 2013, Osaka, Japan.

Chao, C. H. & Chang, Y. P. (2014, Novemb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narrative of digital games:The study based on audiences’ experiences of watching games. Paper presented toThe Fifth Asian Conference on Media & Mass Communication in November 14-17 2013, Osaka, Japan.

Chang, R. S. & Chang, Y. P. (2014, November). Korean dramas construct the tourist imaginings ofKorea: Audiences’ experiences of viewing and tourism. Paper presented toThe Fifth Asian Conference on Media & Mass Communication in November 14-17 2013, Osaka, Japan.

張玉佩(2014年3月21日)。〈遊戲規範體制的跨國比較初探〉。「媒介影響與民意再現」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

Chang, Y. P. (2013, November). Connectedness, identity or alienation:Internet as the communicational tool in indigenous communit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Media & Mass Communication in November 8-10 2013, Osaka, Japan.

Chung, Y. L. & Chang, Y. P. (2013, November). Eatable media image? Food in culture industry and the consumer culture.Paper presented to The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Media & Mass Communication in November 8-10 2013, Osaka, Japan.

Chang, Y. P. (2013, Jun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isure capital between the real and virtual worlds:  Focusing on the Game Generation.Paper presented to the 2013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AMCR) in June 25-29 2013, Dublin, Ireland.

張玉佩(2012年10月12日)。〈初探遊戲媒體暴力行為可能之詮釋框架〉。「新興傳播媒體之發展趨勢與影響」論壇。台北:銘傳大學。

張玉佩、鄭心舜(2011年5月)。〈蘭嶼青少年與網咖文化 Yami Adolescents and Internet Café on Orchid Island〉。「台灣海洋文化的吸取、轉承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Chang, Y. P. (2011, January). Spectacle, Imagination, and Performance: how the players perform their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in the online game. Paper presented to the 2011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 in January 9-12, 2011.Hawaii, United States.

Lee, M. H. & Chang, Y. P. (2011,January). Nostalgia and Reformation: how Hakka culture revived in Taiwan Hakka Dumpling Festival. Paper will be presented to the 2011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 in January 9-12, 2011.Hawaii, United States.

21.張玉佩*、邱秋雲(2010年11月)。〈台灣線上遊戲產業興起的社會脈絡〉。「2010年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22.Chang, Y. P. (2010, July ). ‘Audience’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Their subjectivities, performances,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with cyber-text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Pacific and Asi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Pacific and Asi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d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of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China.

23.張玉佩(2010年7月)。〈媒體愉悅:數位遊戲之閱聽人經驗探索〉。「201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嘉義:中正大學。

24.楊睿愷、張玉佩(2010年7月)。〈美貌文化下的「新」男性氣概:媒體再現與男性認同〉。「201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嘉義:中正大學。

25.張玉佩(2009年10月)。〈互動媒體的文本框架:傳統敘事結構的重新思考〉。「2009年傳播與科技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26.Chang*, Y. P. & Lu, P. F. (2009). Self-identity and pleasure of online shopping: A case study of consumers who purchase Japanese commodities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AICs) in September 18-20, 2009. Kumamoto, Japan.

盧沛樺、張玉佩*(2009年7月)。〈女性運動員之媒體再現與認同糾葛〉。「2009年中華傳播學會」。新竹:玄奘大學。

張玉佩(2009年6月)。〈魯蠻與兔肥:解構客家電影的符號意象〉。「2009年台灣客家研究學會」。新竹:交通大學。

張玉佩*、邱馨玉(2008年11月)。〈男性氣概的再現:數位遊戲之文本結構探索〉。「2008年台灣資訊社會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Kuo*, L., Chang, Y., & Tao, C. (2008/7/24). Conquering the digital divide: The development of woman’s digital skills in Taiwan. Paper to be presented to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AMCR) in July 20-25, 2008. Stockholm, Sweden.

張玉佩(2008年7月)。〈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2008年中華傳播年會學術研討會」。宜蘭:淡江大學。本文獲「2008年中華傳播學會教師組優良論文獎」。

張玉佩(2007年11月)。〈從線上遊戲看大學生的網路成癮現象〉。「大學生網路成癮行為的成因及輔導策略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Chang, Y. (2007).Soliloquy performance in fan cybercommunitites: Case Study of a Taiwanese Literature Website. Paper to be presented to Association of Internet Research 8.0 conference in October 18-20, 2007. Vancouver, Canada.

張玉佩(2007年7月)。〈跨文化下的採訪訓練課程反思:以「客家文化」報導種子部隊訓練為例〉。「2007年中華傳播年會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張玉佩(2007年7月)。〈日常生活脈絡下的遊戲玩家:從閱聽人觀點探討遊戲研究〉。「2007年中華傳播年會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Chang, Y. P. (2006). The imagination of joining the world: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newspapers’ reports in Taiwan about 2002 Football World Cup. Paper to be presented to the Popular Communication Division, the ICA convention in June 19-26, 2006. Dresden, Germany.

張玉佩*、呂育瑋(2005年7月)。〈網路促進女性解放的可能?從線上遊戲談起〉。「2005年中華傳播年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

Chang, Y. (2005). Inquiry into the critical thinking of audiences: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Hannah Arendt. Paper to be presented to the Popular Communication Division, the ICA convention in May 26-31, 2005. New York, America.

張玉佩、張家佳(2004年12月)。〈歷史劇對於歷史的改寫:以《康熙帝國》為例〉,發表於「第五屆媒介與環境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張玉佩(2004年6月)。〈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發表於「2004年中華傳播年會學術研討會」。澳門,澳門旅遊學院。

張玉佩(2003年9月)。〈閱聽人概念的變遷與意涵:回歸人的本質思考〉,發表於「2003年中華傳播年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張玉佩(2003年6月)。〈從抗拒到思辨—解析閱聽人以自我為對象進行思辨的可能〉,發表於「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班二十週年慶學術研討會」(Panel論文)。台北:木柵。

43.張玉佩(2002年6月)。〈閱聽人的思辨能力:從網際網路談起〉,「2002年中華傳播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世新大學深坑會館。

張玉佩(1998年5月)。〈色情媒介的罪與罰﹕定義與規範機制的再審視〉,「新世紀的召喚﹕傳播理論與實務的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新莊輔仁大學。

張玉佩(1995年9月)。〈九○年代初期台灣電影的社會文化意涵〉,發「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台北,國家圖書館。次年收錄於論文集,pp.245-270。

【編輯與監製】

張玉佩主編(2014-2016),《中華傳播學刊》,為華人重要的傳播研究期刊,獲得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評定為TSSCI第一級學術期刊。 

張玉佩主編(2013)。《氣味拾光機》,蘇冠心、楊佳靜(著)。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2015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參展。

張玉佩主編(2013)。《戲癮:台灣小劇場剖面》,洪欣慈、陳燕珩、胡乃文、蔡雯琪(著)。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國中小優良讀物。

張玉佩監製(2015)。紀錄片《主場》,楊哲維、吳羽涵、林庭宇拍攝。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獲台北市政府「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與教務部「拍‧原來的事:104年大專院校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佳作

張玉佩主編(2016)。《女傑》,黃馨儀、郭穎慈、劉羽婕、吳建勳(著)。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獲台北市圖書館「第71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書單入選-文學讀物B組」。  

【其他】

張玉佩(2011)。〈陌生人與熟悉面孔:淺談網路匿名性與網路社群情誼〉。《資訊素養與倫理》,3:4版。

張玉佩(2009)。〈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網路成癮?線上遊戲魅力的初探〉。《網護情報》,34:A版。

張玉佩(編)(2007)。《俏客:2007年交通大學客家週紀念專輯》。新竹:交大客家學院。

張玉佩(編)(2006)。《風華初綻:2006年交通大學客家週紀念專輯》。新竹:交大客家學院。

張玉佩、邱馨玉(2006)。〈2006年傳播大事紀〉。《中華傳播學刊》﹐10:317-321。

張玉佩、王宣蘋(2005)。〈2005年傳播大事紀〉。《中華傳播學刊》﹐8:295-299。

張玉佩、李冠儀(2005)。〈2004年傳播大事紀〉。《中華傳播學刊》﹐8:289-294。

張玉佩(2000年11月)。〈網路閱聽人﹕主動∕批判∕自我展示〉,《當代》,159﹕90-101。

張玉佩(2000年2月)。〈與「村上對話」–反思採訪寫作中的語言機制〉,《當代》﹐150:110-119。

張玉佩(2000年1月)。〈一個關於動物園的聯想〉,《當代》﹐149:128-131。

張玉佩(1995年6月)。〈以東方主義分梳「喜福會」〉,《當代》﹐110:80-95。

陳淑珠與張玉佩譯(1998)。《演說傳播原理》。台北﹕五南。(原著Gronbeck, B. E. et al. (1995). Principle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New York: Addison-Wesley.)

張玉佩譯(1996)。〈廣告系統﹕商業文化﹑集體意識與人類的未來〉﹐《傳播文化》﹐4:149-158。

【歷年指導碩士論文】

畢業年度 姓名 論文題目
107 錢宛青 中高齡玩家在精靈寶可夢 GO 的社會互動與連結
106 王佑瑄 Facebook 粉絲專業社群編輯的生產與勞動 
  孫以家 拆解性別框架的想像世界:百合同人小說中的迷挪用與酷兒情慾實踐 
  祁若昀 溢出文化工業:K-pop迷的創作實踐與價值生活
105 游依庭 新聞社群編輯的守門實踐詮釋:新聞策展與印象管理
  周冠廷 布迪厄的移地研究:遊戲場域的資本與階級 (資訊社會學會最佳論文獎、 2017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灣研究碩士論文獎)
  蔡佶良 遊戲實況的運作機制:閱聽人、社群價值、資本邏輯 (經濟部工業局2016智慧城市黑客松評審大獎 )
104 黃翊琪 媒體文化與科技的競合:多媒體互動新聞敘事之媒材、互動與權力 (2015李瞻新聞研究獎)
  趙建歡 遊戲於故事裡:從數位遊戲跨媒體改編為其他數位文本
  張芮馨 旅遊行為、媒體意象與觀光實踐:文化中介者的旅遊意象傳遞
103 鍾依伶 文化創意產業的消費文化:場域與閱聽人
  陳雅雯 罪惡感、淨化與超越:女性向色情影片的性別顛覆潛能 (2014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博碩士論文研究獎)
  詹欣茹 迷群、網路與空間: 談韓劇迷群的異地旅遊凝視 
  許世龍 台灣足球迷群的認同建構與文化實踐
102 陳之昊 社群網站時代的次文化社群:台灣獨立音樂圈的社會與文化資本
101 張醒宇 顛覆暴力: 女性玩家於暴力遊戲的性別操演探索
  劉嘉偉 網路傳播科技 對於蘭嶼反核廢運動之社會資本的動員與凝聚。(資訊社會學會優良論文獎)
  傅筠駿 全球運動,在地抉擇: 台灣棒球迷背負的權力分析研究
100 寸得杏 網路表象之後: 緬甸僑生在台跨文化衝突與糾葛
  邱佳心 色情暴動: 女性色情的論述結構與情慾能動性
99 黃如鎂 客家寫實電影在不同族群閱聽人下的解讀研究(客委會客家研究優良碩士論文獎)
97 邱馨玉 (共同指導) 身體、暴力與他者: 遊戲文本框架下的男性氣概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