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充滿學習機會的研究路途-賴至慧

充滿學習機會的研究路途

賴至慧*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19 卷 3 期.107 年 6 月 

畢業於臺大外文系的我,其實一路上轉換了跑道、跌跌撞撞,到 2012 年於 美國拿到傳播領域的博士學位,中間間隔了 13 年的時間,一直到 2016 年 8 月 回到臺灣交大傳科系任教,中間又隔了 4 年,在海外的十幾年光陰,其實讓我 人生與專業學術路上成長不少。但回想自己當時大學畢業之後,並無繼續唸研 究所的念頭,第一份工作是在電子時報從事編譯,之後在中天底下的《勁報》任 職國際組記者,在偶然的一次機會,因為當時有同事考慮至美國就讀電信傳播 碩士,因此開始思考出國唸傳播領域研究所的可能性。在 2003 年赴美國密西根 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修讀碩士學位之初,其實並無繼續唸博士 的想法,但也是因為受到周圍人的影響,開始思索深造博士班的可能性。2005 年碩士班畢業之後,在等待博士班申請結果的空窗期回到臺灣,於威寶電信擔 任漫遊部專員,處理與國外電信業者的漫遊合作,並在 2006 年回到美國開始博 士班課程修讀。這些在研究所求學前與空檔間的業界工作經驗,雖然短暫,但 卻讓我在後來的研究領域─ 組織研究,多了一層實際的職場體驗。 

一、學術旅程

說到我的學術生涯,想當然是奠基於博士班的訓練,之後轉換了幾個環境 才回到臺灣。在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就讀博士班的時候,一開 始原本是打算專精行動傳播(mobile communication)的領域,六年的博士班期 間,也有接觸到其他次領域的訓練,如傳播科技與線上交友、行動傳播與數位 落差等,但在因緣際會之下,擔任系上一位老師的研究助理,協助與美國卡崔 納颶風(Hurricane Katrina)災後的相關研究,了解受災組織如何在災後透過組織 網絡的資源動員進行災後復原,自此接觸到組織傳播、社會網絡分析與災難傳 播的奧祕。後來的博士論文是以當代自發性團體如何透過資訊傳播科技進行實 體活動,以及這樣的自發性團體存續如何有助於社會整合為題,該論文並獲得 美國傳播學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的團體傳播最佳論文獎

(Laura Crowell Dissertation Award)。 自博士班畢業之後,我的第一個教職為美國艾可朗大學(University of

Akron, 2012-2014)傳播學院的助理教授,兩年期間以教員角度體驗美國高等教 育學術環境,教授組織傳播相關課程。之後回到亞洲,在全球排名前百大的新 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2014-2016)黃金輝傳播與 信息學院擔任助理教授,接觸到與美國不太一樣但卻是較熟悉的亞洲學術環 境,教授組織傳播與行銷管理等領域的課程。這些綜合美國與新加坡的經歷, 對於在回到臺灣之後的學術適應其實有不同層面的影響。一方面,這些經歷讓 我可以對於既有需要改革或修正的學術制度提出正面的省思;另一方面來說, 我也深刻體驗到臺灣學術圈同時兼顧在地化與國際化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以 及自己能夠貢獻的方式為何。

二、研究領域

從博士班畢業之後,我積極建立自己研究的專門領域,結合組織傳播、傳播新科技、社會網絡理論,以及新穎的大數據分析與網絡分析方式,研究與災難管理相關的議題。過去六年擔任助理教授期間(兩年在美國艾可朗大學、 兩年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兩年於交大),參與不同包含單獨個人以及與不同 領域的學者合作的計畫,可大致分為三個方向:(1)災難情境中的組織網絡: 社群媒體與非科技的應用;(2)混合模式傳播(mixed-mode communication)於 組織與社區的應用;以及(3)巨觀生態觀點下的網路與行動傳播科技使用 社會效應。這些計畫的研究結果不僅深具學術貢獻,特別是針對社會整合

(social integration)、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s),以及災害風險防治(disaster risk reduction)方面,同時也提供實際應用與解決方案。

除了論文發表之外,我也積極爭取各種經費支援研究計畫,包括獲得美國 最高科學研究機構─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的經費補助,研究有 關 2012 年颶風珊蒂(Hurricane Sandy)之後自發性團體如何透過社群媒體動員幫 助受創地區。2014 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擔任助理教授期間,也成功獲得美 國紅十字會及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的經費補助,研究如何透過手機科技 在東南亞地區進行防災工作,還有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如何運用社群媒體與社區 進行長期性的危機與災難預防工作。2016 年回臺灣之後,也獲得科技部三年期 的新進人員研究計畫,持續投入與建立地方社區長期防災韌性相關的研究。我 的想法一直是希望藉由學術研究,提高臺灣在傳播領域上的國際競爭力,也能 對臺灣防災體制提供具體的政策貢獻。 

三、未來研究方向

綜合過去的研究成果,我未來的研究主要會朝幾個方向發展,包含實證研 究與理論發展,融合新穎的資料蒐集(大數據資料、自然實驗、問卷)與分析方 式(語意網絡、縱貫研究分析),了解資訊傳播科技在人類面對、應變與風險危 機共存下扮演如何的機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著眼於臺灣多年來推行的防災 社區政策,透過地方社區原有的社會與經濟結構,培養應付災害的韌性能力, 即使災害發生時也能將損害減至最低;但可惜的是,目前有關防災社區的研究 鮮少觸及社會科技的應用,因此延續過去針對多個國際(美國颶風珊蒂、菲律賓 海燕颱風、尼泊爾地震、厄瓜多爾地震、萬那杜颱風、斐濟颱風)與臺灣國內

(高雄氣爆)的災害應變研究,未來我將著重在調查社會科技於災害防治的應 用,特別是防災社區的推動。 

四、經驗分享

關於撰寫研究經費補助計畫書的需求,從我在唸博士班時期就有深刻體 驗。系上老師背負著取得美國幾個國家級重要研究機構(如 NSF、NIH)經費的 壓力,因為經費取得被視為升等的不明文規定之一;也因此我從博士班時期就 開始嘗試寫申請經費的計畫書,當時是向一個民間基金會申請博士論文計畫的 經費,最後雖然未成功爭取到經費,但卻是一次練習寫計畫書的良好經驗。一 直到後來自己陸續拿到國際機構的經費補助,了解到計畫書撰寫的重要關鍵之 一是要讓外行人也能夠了解所提研究的重要性為何,畢竟最後審經費計畫書的 審查委員,不見得會是熟悉自己領域的同仁,因此如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把研 究的重要性傳遞出去,是計畫書獲得青睞的關鍵。另一個關鍵則是傳達計畫所 要達到的確切目標為何以及如何達到,當然我的研究計畫撰寫經驗尚屬資淺, 但從我的觀察,計畫書應該是要同時具備宏觀與微觀的角度。很多人在計畫書 寫作上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的瓶頸是做完了文獻、提出研究問題,但沒有從較大 的框架看整個研究計畫欲達到的學術與社會目標為何;或者提出了大方向的目 標,但缺少了如何達到目標的步驟,就我的看法與經驗,成功計畫書的撰寫應 該兼具大方向與小細節。

我的座右銘─ 人生處處是學習,一路走來,不管是在研究的過程中或是 教學過程,我認為跟每個人相處、做每一件事都是一種學習。在自己的研究所 求學經驗中,有幸我的指導老師與合作的老師都讓我放手自己摸索,也因此培 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上,在研究方面,當初涉入社會網絡分析以及後來的 大數據分析,各方面的理論基礎與軟體學習,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督促自己 不斷學習,我相信秉持著這種學習態度在研究上的困難也會因此找到出口。

這些年的研究成果,在 2018 年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肯定,在學術圈尚 屬資淺的我能夠拿到這個獎,深感榮幸,特別是與很多國內資深的研究前輩一 起並列。當然也讓我感觸特別深,因為在美國唸博士班到現在,一直記得當初 有位老師提醒我們的一句話:一位成功的學者,是知道如何跌倒之後,再站起 來。因為學術研究的路上,跌跌撞撞,經歷挫折似乎也是研究的一部分。我一 直謹記這句話,不管在美國、新加坡、臺灣,學術環境不盡相同,我也經歷了 研究方向的轉捩點與挫折,但不變的是我對學術研究的熱忱與初衷。 

PDF檢閱